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内文化

院内文化

刻苦钻研 让“CHIP”患者舒心【出国学习人员英才榜】
时间:2019-11-12   作者:   来源: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sswwyy5511.jpg      

 


申文宇,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南阳市医学会老年学分会委员,南阳市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委员。曾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以及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心脏病介入专科医院(Krankenhaus landshut-achdorf)学习冠心病介入治疗。发表核心文章近10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2018年9月至11月,通过层层选拔,申文宇有幸取得了赴德国兰茨胡特 Krankenhaus landshut achdorf医院交流学习的机会。
        该院是德国 “精英大学”之一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教学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而心血管内科是其特色科室。医院虽小,但每年介入手术量颇大,约5000台,其中多数是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其他为起博器植入术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电生理检查,还有一部分左心耳封堵术及TAVR术。
        科室主任Zrenner教授有丰富的处理复杂病变经验,例如左主干病变,分又病变,迁曲钙化病变,桥血管病变等,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效果都非常好。此外,各种介入操作工具一应俱全:FFR常规用于评估临界病变是否需要介入治疗,IVUS及OCT用于评估左主干,前三叉,右冠开口等重要部位病变等。申文宇说:通过学习,自己感受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希望能够将所学到的应用于日后的工作中。
        CHIP(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for High Risk Indicated Patient)是指复杂、高危、有介入指征的患者,同时CHIP概念包含了外科手术治疗存在很大风险或有禁忌症。丧失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因此,对于CHIP患者,介入治疗有可能是他们生存的唯一机会,这类患者冠脉病变复杂、临床合并疾病多、心功能差。PCI中缺血、心衰、恶性心律失常、无血流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加。患者耐受并发症造成的心肌缺血的能力下降,血流动力学崩溃的风险较高,手术风险明显增大,因此介入治疗有可能是他们生存的唯一机会。
        根据这样的形势,近年来在柴志勇主任的带领下,科室也逐渐开展了CHIP患者的介入治疗,开展了慢性闭塞性病变,左主干病变,多支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此类手术对科室介入团队水平、护理水平等有极高的要求。申文宇说:通过这些手术,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使科室的影响力日渐扩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科室收住的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仅仅单凭肉眼在冠脉造影图像上分辨病变性质,确定病变策略,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在Krankenhaus landshut achdorf医院,如果病人需要进一步检查,IVUS、OCT、FFR技术则是广泛的应用,也会运用IABP、ECMO、Impella等对心脏进行支持。
        这些技术犹如在冠脉内的眼睛,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病变特点,尤其是复杂病人,了解病变的程度、长短、直径等信息,帮助术者选用合适的手术策略、方式、支架直径及长度,在德国学习期间,申文宇详细了解了此类器械的原理及操作要求,掌握了此类器械的使用方法。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上述器械的引进已经提上日程,马上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也会拥有自己的一套“千里眼”系统,这将大大提高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的技术力量水平,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手术,为患者解除痛苦。
        3个月的学习经历虽然很短,所见所闻也可能是比较浅薄,但是在这期间,申文宇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许多和国内不同之处,也见识了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为以后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医院新购入的先进仪器设备,必将进一步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作为一名医生,申文宇始终牢记“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这一誓言,也深知从医的路不会一路平坦,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吾将上下而求索。

备案号:豫ICP备06001948号-1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181号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